智库观察 | 白石西瓜“又大又甜”变“又细又正”?

林瑞荣 许舒婷等

云安区白石镇:

“土特产”也有转型升级“大文章”

云安区白石镇,是个好地方,“香飘四季、醉美白石”,真不是吹牛。白石河河水弯弯,蜿蜒穿过这片“天府之地”,石林嶙峋、沃野开阔、山丘延绵,白石西瓜、白石芒果、白石荔枝龙眼、白石柑桔、白石米酒等等,四时香飘,时鲜不断,足够“抚慰”水果吃货们的心。

白石河河畔稻田如画(资料图)

入夏时节,闻名遐迩的白石西瓜即将上市。白石西瓜“又大又甜、薄皮沙瓤”,云浮人“耳熟能详”。在位于白石镇石底村犁头嘴的西瓜品种改良示范基地,记者却看到了漫山遍野的“小西瓜”。

示范基地在一座小山丘上,近200亩的种植规模,“气势恢宏”。碧绿茂盛的瓜蔓铺满瓜垄,一个个或圆或长椭圆、颜色深浅各异的西瓜错落有致、若隐若现挂在藤蔓上,传递着丰收的信号——临近上市时节,这些西瓜普遍只有排球那么大。

“小西瓜”漫山遍野

“示范基地依托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,引进了10多个优质中小型西瓜品种,示范带动村民群众种植更优质的西瓜品种。”陪同采访的镇干部介绍,传统白石西瓜品质优良,但瓜型太大,难以适应现代家庭的食用规格,而且价格也偏低;另外,白石西瓜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,以瓜农分散种植为主,粗放式管理导致白石西瓜出现了品质不稳定的问题;因此,白石西瓜的“转型升级”很有必要。

在犁头嘴,记者留意到,示范基地引进了麒麟、黄金瓜、甜王、蜜玉等中小型西瓜“市场新宠”,在种植技术上施足基肥、多用有机肥,还采用了滴灌技术,瓜蔓粗壮、挂果力强,对比周边散种的西瓜,显示出更强的“生产力”。

“别人的西瓜能卖六七块钱一斤,我们原来的西瓜卖一块钱一斤。”白石镇委书记詹超源深有感触介绍,白石镇在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,坚持致力于擦亮白石西瓜等特色农业品牌、做好“强镇兴村富农”文章,镇党委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,发现了传统白石西瓜种植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、产品力不强、效益偏低等问题亟需解决。

传统白石西瓜“个头”很大(资料图

“白石镇党委政府谋划推动西瓜品种改良,目的是为了打造出产值高、质量好、品牌强的白石西瓜产业;通过品种改良示范基地,给白石镇的瓜农‘带个头’‘打个样’,全力推动白石西瓜先提质量、再统标准、后提价值;同时,发力农文旅融合发展,助力镇域经济发展、村民增收。”詹超源说。

石底,是白石西瓜的主产地,其实也是“醉美”的特色农业观光带。从白石圩镇出发前往石底,沿途有白石米酒、白石石林、特色水果花卉,还有“一泉润三县”的动人故事等等,旅游资源十分丰富。

在这条“观光带”中间节点的公路边,白石镇还打造了一个农产品集散基地,“白石每条行政村都在这里拥有一个商铺,农文旅的融合发展,将有力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。”

农产品集散基地(资料图)

此外,圩镇到石底长约10公里的“观光路”,正在全面拓宽,由原来的4.5米拓宽至6.5米,并全线铺上柏油,完成后,将是“最美旅游公路”。近期,白石镇正在谋划开展“西瓜节”等农文旅品牌推广活动,诚邀四方游客尝白石西瓜、品“醉美白石”,让“土特产”在助力镇村发展中“出圈”“出彩”。

观察手记

白石西瓜的名气,其实主要来自于白石生态环境好,西瓜地一般在低丘旱地,土壤是沙质红壤,熟土层比较厚、透气性好、排灌优良,所以出产的西瓜品质上乘。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、更适应市场的优质品种、推动农文旅融合,是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“破题”之举。

更多精彩内容>>>

智库观察丨云浮新兴车岗镇:“美丽鱼塘”如何跟上“湾区效益”

智库观察丨云浮郁南都城镇:招商“一子落” 资产“满盘活”

智库观察 | 有一种现象,叫新兴企业;有一群企业家,叫新兴企业者

智库观察丨罗定市华石镇:在服务建链延链中搭上“龙头快车”

智库观察丨罗定市船步镇:破除"因循守旧"共建"美丽田园"

智库观察丨罗定市生江镇:以“家门口”就业促发展护善治

智库观察丨罗定市船步镇:种下“神奇藤” 引来“真凤凰”

智库观察 | 云安区镇安镇:“老厂房”搭乘“新风口”

智库观察 | 云浮:争先进位、跨越赶超的底气何在?

智库观察 | 罗定苹塘镇: “美丽田园”焕发“品牌价值”

智库观察丨罗定市泗纶镇:“千年香料”如何打开“时代新篇”?

智库观察丨云城区安塘街:“三大会战”推动石材产业“转型升级”

智库观察丨云安区石城镇:全力打造“老品牌”的“新样本”

智库观察丨集体收入百万的村,长什么样子?

  云浮融媒智库出品

【记者】林瑞荣 许舒婷

【见习记者】蔡嘉美

【剪辑】练芷莹

【编辑】秦小青 胡焕红 朱燕敏

【校对】梁世钦

云浮融媒(集团)

订阅后可查看全文(剩余80%)